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三脊双脊茧蜂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节肢动物门 » 昆虫纲 » 有翅亚纲 » 膜翅目 » 细腰亚目 » 锥尾部 » 茧蜂科 »

名字:三脊双脊茧蜂
学名:Bicarinibracon tricarinatus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雌,体长5.5mm,前翅长5.2mm,产卵鞘长2.4mm。 头:触角不完整,右边余鞭节33节;中部鞭节长与宽相等,第1鞭节长分别为第2、3鞭节的1.3和1.5倍,后者长为宽的1.1倍;颚眼距具密毛;唇基高度:内幕骨间距:幕骨复眼间距=7:11:7;唇基具发达背脊;颜面具明显刻点,从唇基至近触角窝处具发达、粗糙的中纵区域;复眼高度:颜面宽度:头宽=16:19:40;额光亮;上颊和头顶光滑,但具稀疏短毛;后单眼间最短距离:后单眼横向直径:后单复眼间距=4:7:10。 胸:具稀短毛,光亮,胸长为高的1.5倍;中胸盾片两侧叶具稀短毛,中叶无毛;盾纵沟退化,前端凹陷浅,后部平坦;小盾片前沟窄,具平行短刻条;小盾片光亮,具稀疏短毛;后胸背板中央区域具明显隆起区,前端形成脊;并胸腹节中央区域光亮,两侧具密长毛,纵脊至前缘变微弱。 翅:前翅:SR1:3-SR:r=33:21:5;1-SR+M脉多少直;2-SR:3-SR:r-m=10:21:8;C+SC+R与1-SR脉间夹角为70°;cu-a脉对叉。后翅:1r-m脉直,SC+R1:2-SC+R:1r-m=25:7:11,cu-a脉右侧大区域光滑。 足:前足腿节:胫节:跗节长之比=15:18:19;后足腿节:胫节:基跗节长之比=40:52:19;三者长分别为其各自最大宽的4.0,8.7和4.8倍,胫节背面缺纵沟。 腹:腹背板具均匀稀短毛。第1腹背板最大宽为长的1.2倍,端中具明显的隆起区,中纵脊发达,背脊和背侧脊之间具3根发达、完整的横向脊;第2腹背板最大宽为中间长的2.0倍,具网状刻纹,中基三角区小,末端与中纵脊相连,具亚侧纵脊;第2、3腹背板间缝宽,具平行短刻条;第3–5腹背板粗糙,具网状刻纹;第6–7腹背板光亮。产卵鞘为前翅长的0.5倍。 体色:体主要黄色,但触角、复眼、上颚端部、单眼区、后胸背板、中胸侧板后半部和并胸腹节,中胸盾片中叶前端和侧叶,前足跗节端部、中足基节和转节、后足,第1腹背板中后部,第2–3腹背板,第4腹背板前端、侧边和中间,第5腹背板前端和中间以及第6腹背板前端,和产卵鞘黑褐色;翅膜烟褐色,翅痣和翅脉褐色。 生物学:不详。 注:该种为中国新记录。 16.似茧蜂属BracomorphaPapp,1971 形态特征:体中等大小。触角常小于体长的1.2倍,鞭节一般少于50节,端鞭节末端尖锐,柄节近圆柱形,侧面观腹侧长于背侧;颜面光滑,具光泽,被稀疏毛;唇基浅,与颜面分离处不具脊。盾纵沟前端深凹陷;小盾片前沟相当窄、深,通常光滑;并胸腹节后缘中部具短刻条,有时前端侧面也具。爪具圆钝大基叶。前翅1-SR+M脉多少直;后翅1r-m短于SC+R1脉。第1腹背板长小于端宽的1.5倍,缺中纵脊,前端具横向线条状刻纹;第2腹背板前侧区域发达,并具光滑、发达的中基三角区,后端形成中脊;第3、4腹背板具明显前侧区域;第2–3腹背板间缝具深平行短刻条。产卵管端部具背结和微弱腹齿。 生物学:主要寄生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、象甲科Curculionidae种类,也寄生鳞翅目卷蛾科Tortricidae幼虫(Gy?rfi,1941;Papp,1971;Tobias,1986;Wang,Chen,WuetHe,2009)。 注:该属目前已知3种,中国分布1种。
图片: